市财政局2023工作总结和2024工作安排

    发布时间:2024-06-13 08:24
    【字体:打印

     

    滁州市财政局(国资委)2023年度工作总结

    2024年工作安排

     

    今年以来,市财政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持续深化一改两为,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中心工作,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,不断提升财政治理和服务能力,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,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。现报告如下:

        一、聚焦主责主业,2023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

    (一)加强财政收支管理。一是收入质量明显改善。构建财税协同、各级联动的收入组织机制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8.2亿元,增长7.3%,总量居全省第三。二是支出结构更加优化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,腾出资金向教育、医疗、科技等领域倾斜,保基本民生、保工资、保运转工作全面落实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33.9亿元,增长4.0%

    (二)做好重大项目财政保障。一是抓资金。全力保障明巢、奥体中心、棚改等项目顺利实施。滁宁城际滁州段实现通车运营,滁州奥体中心摘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二是抓发展。投入资金助力建设顶山汊河、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。投入资金用于中小企业发展和制造强省建设。三是抓产业。设立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,聚力先进光伏、动力电池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项目攻坚。

    (三)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发展。一是找准纾困减负切入点。落实各项延续、优化及新增的税费优惠政策,将减税降费专项资金纳入财政直达资金系统,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1.68亿元。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。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,保障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行动,引导优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居全省第三。三是搭建免申即享直通车。在四网联通基础上,通过平台发布政策文件、政策服务,实现政策精准供给和直达快享。四是打好消费组合拳。围绕汽车、餐饮、家电等消费热点,发放消费,拉动消费

    (四)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一是强化农业支出保障。获批全国首批整市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,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、居全省第一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获省政府工作督查激励。二是做大农业担保业务。出台《滁州市乡村振兴农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》,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。三是支持农险创新试点。出台《滁州市农业保险+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》,推动政策性+地方特色保险双轮驱动策略。

    (五)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。是就业创业上。投入资金实施青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,吸纳青年就业。二是教育发展上生均保障水平综合排名全省第二。推进滁南九年一贯制、明湖一小等校区建设,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39所。对幼儿园托班、托育机构给予生均100/月财政补贴,促进幼有优育普惠普及。三是卫生健康上。加强与合肥、南京、上海等地医疗机构深度合作,打造紧密型医联体。建成医疗云中心,医学影像互联互通率和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全省第一。四是文化体育方面。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,实现省级文明城市全覆盖。加快“15分钟阅读圈、健身圈建设,保障奥体大型演艺、2023滁州马拉松等文体活动顺利举办。五是社会保障方面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。健全残疾人、孤儿等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,不断提升社会兜底保障水平。

    (六)加强国资国企管理。一是国企改革稳步推进。围绕深化国企改革,提高核心竞争力主题大力开展调查研究,专题调研报告先后获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、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批示。成功推动部分国有企业与行业主管部门脱钩,交由市属平台公司管理。出台《滁州市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(2023年版)》,明确36项授权放权事项,提高市属企业自主投资决策权限。二是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力度。印发《滁州市财政局(国资委)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方案的通知》,推进存量国有资产盘活。全市公物仓入仓数居全省第二、出仓数居全省第三。

    严格开展政府投资项目造价审核。一是健全制度体系。牵头制定《滁州市本级政府性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》,明确各部门、项目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职责。二是开展日常清算工作。积极推进奥体中心、明湖文旅PPP项目清算工作,参与清算会议20余次、协调清算争议问题160余个。三是强化政府全过程投资评审。参加市发改委组织的龙山小学等7个重点建设项目可研、初步设计等事前控制评审,提出合理化建议。完成道路、桥梁等6个重点项目控制价审核。

    二、聚焦党建引领,深入推进机关党的建设

    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,以创建“三个表率”模范机关、培育财政党建品牌等重点工作为抓手,坚定扛起政治责任,大力加强理论武装,注重夯实基层基础,持续推进正风肃纪,推动财政机关党建向更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。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坚持发挥党委中心组主阵地作用,先后11次与市金融局中心组开展联席学习,开展“五大”等专题研讨4次,举办市属国企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。用好“学习强国”等线上资源,建立学习积分通报机制,15人(次)被评为 “学习之星”,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络专题培训班通过率100%,荣获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学习征文全市一等奖。二是推深走实主题教育。制定完善“1+4”系列方案,分两个阶段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,分五个专题开展“牢记嘱托再出发 踔厉奋发建新功”学习研讨,扎实抓好支部“三问”交流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4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制定“一题一表一书”,集体讨论确定正反2个典型案例,推进“进企业、进项目、进基层”活动。坚持“四下基层”工作法,关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“包交楼工程”等问题,开展“信访接待周”活动,与上海杨浦区财政局开展结对共建活动,学习借鉴沪苏浙先进经验 。三是建强夯实党组织基础。完成机关4个支部和1个老干部支部换届工作,撤销1个“空壳支部”(原信托投资公司党支部),举办新任党支部书记(委员)学习培训,优化组织设置,建强战斗堡垒。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专项治理,举办“迎七一 忆初心 强党性 建新功”主题党日系列活动,党委(支部)书记带头上好党课,重温入党誓词、入党志愿书,用好主题党日基地“第二课堂”,深化对党忠诚教育。坚持以党建铸魂,以品牌塑形,创新提炼“党旗领航 财润亭城”党建品牌,积极构建“1+4”品牌矩阵,以高质量党建赋能财政高质量发展。四是推动从严治党常态长效。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,签订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》,压紧压实“一岗双责”。及时通报典型案例通报50余起,集中举办廉政讲座,参观市党风廉政基地,组织65名新任职(晋级)干部和新进人员集体廉政谈话,开展宪法宣誓仪式,加强廉政文化建设。关注敏感节点和关键部位监督,排查岗位廉政风险21个,制定监督防范措施36条,时刻筑牢廉政防线。

    、聚焦方向目标,认真谋划2024年财政工作

    2024年,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统一部署,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,抓好7个方面工作,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贡献财政力量。综合宏观环境和减税降费等因素,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。

    一是抓收入提升。围绕年度收入目标,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财政高质量发展,突出对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的运行分析,在完成全市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同时,确保“总量全省第三、增幅全省靠前、税占比不断提升”,确保财政收入稳增长、有质量、可持续。

    二是抓支出优化。围绕区域发展战略、基层“三保”、乡村振兴等,统筹安排财政资金,突出重点项目保障,整合各类财政资金,积极盘活国有资产,拓宽财政资金来源,强化资金绩效管理,在促进高质量发展、保基本民生等多重目标中寻求更高水准的财政平衡。

    三是抓项目谋划。抢抓政策窗口期,做好全市项目谋划申报和使用指导工作,围绕国债、专项债支持领域,谋深谋实一批项目,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“盘子”,力争项目入库数和发行专项债规模全省前三。

    四是抓新增长点培育。紧紧围绕“新三样”产业、“八大产业”链和人才强市战略,不断创新出台财政支持政策,助力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项目广泛集聚,助力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建链及多链融合,助力推动全市制造业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发展,培育财政新增长点。

    五是抓财政资金绩效。坚持以实行“零基预算”改革为龙头,切实打破“基数+增长”的预算模式,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着力解决财政资金使用碎片化问题,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集聚效应。巩固预算管理一体化推广成果,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“制度+技术”的管理机制,全面提高各级预算管理规范化、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。善于借助人大审议、审计监督等力量,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

    六是抓风险化解。聚焦财政主业,重点关注财政收入质量、库款保障水平、“三保”保障等,建立常态化分析评估机制,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。

    七是抓干部队伍建设。贯彻“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”的理念,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,推动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,努力营造讲担当重实干的工作氛围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